“ 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;及至后来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;而今得个体歇处,依然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。
字节的驱动方法论分享中有一块标签体系建设,一个老生常谈的东西。
针对标签这块,已经有太多场面上的数据产品,比如 DMP,CDP……甚至一些新的 CRM 系统等。
虽然文字上写的是用户旅程,但下面的写的主要内容是清洗,映射,拼接。显然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将多平台,多环境下的用户数据进行映射,打通。
比如最基础的用户 ID 映射。线上线下,APP 和 H5,不同渠道的用户如何识别为同一个人。
有了融合后的数据才能真正全面的了解一个用户,形成标签,形成画像,绘制出用户之间的关系。
这里特别提一下用户关系这个数据,很多公司从来没想到过要对现有用户间的关系做识别和构建,实际上这部分数据相当好用,无论是利用规则杀熟,风控等方面效果出众,更不要提在推荐侧的花式玩法。
所谓的标签是一视同仁的,不要仅仅关注在用户这个层面,任何一个主体都需要构建起标签体系,这是给到一线人员便捷操作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有了所有主体的标签和数据认知后,才出现了指标,趋势,归因这些似乎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。实际上一个指标是否有用,应该由你的数据决定,而不是照搬其他企业的,不是说你有个 APP 就一定要去做活跃和留存的……
以上在 PPT 里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层级,信息抽取(Info),知识沉淀(Knowledge),形成见解(Wisdom),突然想起了一张老图,感觉还是挺直观的,各自体会吧。
看了字节的标签体系的整理,是不是跃跃欲试,想法超多。但这些都是表面,说句不好听的,这些都“不难”。真正难的是下面的基础服务,那三个小得都快看不清的字。
上层的这些优秀的数据应用也好,便利的数据产品也罢,归根到底体现的是底层数据的能力,在没有基础的中间件服务,数据清洗 ETL,数仓建模,上面任何数据产品和应用都是徒劳,最终搞出来的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大烟囱,看似什么都有,但什么都不能用。看似服务了一切,实际在折磨所有人。
1、虽然底层是一切的基石,理应自下而上稳扎稳打。但如果空中楼阁凭空出现,还真发挥了效果,起到了作用,那基石不基石的忘了吧。山还是山!
2、这些都是工具和方法论,数据在业务上能起的作用,可能在某些业务上还不如一个 10 人的电销团队,所以只要业务成功了,你说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就是什么。此山非彼山,自然见山还是山!
顾青老师和黄一能老师将一起在 7 月 24-25 日讲授“数据驱动的决策及增长实践“线下公开课,主要讲授以下内容:
* 企业整体的科学指标体系设计
* 增长的战略和组织结构
* 解决增长困难的核心问题
* 解决用户活跃的问题
* 解决用户留存率、提升 GMV,并可以量化用户的实际需求
* 科学有效地观测并优化核心指标
* 量化用户行为价值,并发现高价值潜力的产品运营策略
以下是课程教材预览:
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决策层、增长负责人、产品运营负责人,并希望掌握这些方法,欢迎扫码了解课程的详细大纲。
![【标签体系】字节跳动增长方法论内容分享(二) 【标签体系】字节跳动增长方法论内容分享(二)]()
如果你有企业内训的需求,请扫码与孙老师联系,微信 Sun_DTALK:
![【标签体系】字节跳动增长方法论内容分享(二) 【标签体系】字节跳动增长方法论内容分享(二)]()
加入 DTALK.org 数据驱动增长交流群,请与 Judy 联系,微信 dtalk_judy:
![【标签体系】字节跳动增长方法论内容分享(二) 【标签体系】字节跳动增长方法论内容分享(二)]()
顾青:基于数据来决策有多难做到?
黄一能:如何构建可以量化的企业在线指标体系:量化指标体系